第二百九十章 第一个大受欢迎的综艺节目-《年代: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“嗯!”

    古台长和张路同时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后面怎么样他们还不清楚,光看着台上那排正在鼓掌的兔子小姐,就已经明白这节目有多不简单了。

    随着录像机上时间的闪动,几位观众的脸上都露出了笑容。

    左一个三分钟、右一个三分钟。

    不到最后看不出究竟的小表演,牢牢抓住了各位同志的目光。

    虽然听不懂评委们在说些什么,但立在舞台一旁的分数柱,却把他们的看法清清楚楚的翻译了出来。

    “这个节目有意思哎,”

    看着舞台上一个接一个出现的表演团队,古台长简直不敢相信:“他们真的就是普通的市民?”

    “全都是普通人,”余思归很肯定的说道:“没一个是演员,这套节目就是要让全国的观众都参与进来。”

    1979年,日--本为了激发国民的创造力,决定让电视台开发一档全民皆可参与的节目。

    于是,一部万物皆可模仿的《超级变变变》就由此诞生了。

    此时的日——本电视台还没有意识到,他们这一播便是四十多年。

    除了疫情,没有谁能挡得住的《超级变变变》,不但在日——本国内大受欢迎。

    在国外,也同样得到了观众们的喜爱。

    节目中几十年不变的打分牌、几十年不换的主持人、奇形怪状的评委、勤劳美丽的兔女娘、以及哪哪都是的黑衣人。

    最成功的一点,还得是参赛群众们的奇思妙想、和沙雕无语……

    “怎么样古台?”江山小声问道:“这节目有意思吧?”

    “太有意思了,”初次接触《超级变变变》的古铮铮,只感觉看见了一个全新的节目视角:

    “可惜啊,虽然精彩但我们台肯定是学不了的了。”

    江山遗憾的点点头:“这节目的确没法学。”至少目前还不行。

    “哎,也不知道浦江电视台,今年能不能创办出一台叫得响的文艺节目。”

    古铮铮说这话的原因,江山也了解几分。

    前不久就听胡啸聊过这事,《浦江之春》民乐比赛的售票情况一直都没有起色。

    从这点,就能很明显的预估出,这节目日后播出的受欢迎程度。

    但就目前的国情来看,还真玩不出多少花样。

    想到这,爱莫能助的江山只能多安慰古铮铮几句了:“您也别太着急了,好节目不怕晚,早晚都会出现的。”

    “江山说的对,”

    张路十分清楚,台里最近都在为《浦江之春》的事犯愁:“好节目不怕晚,今年不行就等明年。”

    嘶?

    今年?

    忽然,一条日后的新闻报导在江山的脑海里跳了出来。

    原来历史上的今年,也曾有过一台轰动了全国的文艺节目。

    这台节目不但捧红了一批新人,还连带救活了处于亏损状态的中国唱片社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就在江山琢磨着脑海里的新闻时,浦江中唱社的几位领导,出现在了南——京路上的新华书店门前。

    望着眼前长达数十米的排队人群,其中一位领导吃惊的问道:“这队伍里的群众,不会都是来买磁带的吧?”

    “可不就是嘛,“另一位领导一脸的苦笑:“同样是朱逢博的歌,他们却只要磁带不买唱片。”

    “不是说只有少量磁带供应国内市场嘛,怎么还有这么多的群众来排队。”

    “就是因为数量稀少,大家才会更着急,生怕晚来一天就买不到了。”

    “……”

    同样的情景,也正在燕京、天-津、杭城、南-京……不断上演着。

    随着各大城市的报刊相继转载了沈丛文、曹禺“求购磁带”的文章,越来越多的群众都争相加入了购买《蔷薇处处开》的大潮之中。

    (本章完)

    dengbi.net      dmxsw.com      qqxsw.com      yifan.net

    shuyue.net      epzw.net      qqwxw.com      xsguan.com

    xs007.com      zhuike.net      readw.com      23zw.cc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