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七十三章 闲论宗室问题-《乱明者皇太子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可见,宗亲问题不仅是汉人王朝的软肋,也是草原王朝的软肋。

    到了大明之后,也许是朱元章真心疼儿子们,也许是他真心吸取了前元的教训。

    于是,老朱同志就开了历史的导致,分封诸子为封王,尤其是北边的塞王,个个都是兵强马壮的实权藩王。

    老朱在世的时候,父慈子孝。

    老朱走了之后,好大孙登基为帝就开始对这些手握重兵的叔叔们焦虑了。

    于是,在方孝儒黄子澄这对卧龙凤雏的建议下开始削藩、复古。

    准备文治天下,创造一个只在书本中存在过的三代之治。

    结果,因为自己脸皮薄和眼高手低的缘故,竟然翻车了。

    让朱常洛的好祖宗永乐大帝干进了南京城,接收了他侄子,哦不,是他好爸爸的未竟事业。

    永乐大帝也吸取了建文小可爱的教训,他虽然也要集权,但是他不削藩。

    他将他的兄弟和侄子们都迁至境内,拿掉兵权,把他们当猪一样养着。

    本来才经历一两代皇帝,宗室藩王又被好大侄弄死了几个,所以,一开始朝廷是养得起的。

    但是,越到后面,生的越多。

    渐渐的朝廷就撑不住了。

    所以,就造成了现在这种局面,举全国之力都快养不住这些好吃懒做,又满是特权的宗亲们了。

    对此,对于知道历史发展轨迹的朱常洛,自然不能坐视不理。

    他肯定是要将宗室问题做一个有效改革的,不然,长此以往下去,就算其他方面,朱常洛做的再好,最后还是于事无补。

    庞大的宗亲群体,还是挂在大明的车尾上,大明想要继续前进,就得想法子将这些宗室问题给消化掉。

    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    求订阅,求打赏,求月票。

    。

    最近双倍月票,看起来美滋滋啊!

    /63/63559/19347377.html


    第(3/3)页